如何有效防治白蟻侵擾

白蟻,屬於昆蟲綱等翅目,是社會性昆蟲的一種,在全球已知超過2000種,而台灣則發現了4科12屬的16種白蟻。常見的有台灣家白蟻、台灣白蟻(又稱黑翅土白蟻)以及黃胸散白蟻。特別在台灣的4至6月梅雨季節,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台灣白蟻和台灣家白蟻在大水螞蟻的俗稱下分飛,尋找新的巢穴,擴大其範圍。根據化石研究,白蟻已存在於5500萬年前,一直以來都以木材為食,並在森林中扮演重要角色,將傾倒和腐化的木材分解成有機物,豐富土壤養分,促進植物生長。

白蟻的工蟻具有咀嚼式口器,但無法自行消化木質纖維。它們依賴腸道中的共生原生動物鞭毛蟲分泌的酵素,將纖維素消化成可吸收的葡萄糖,維持生存所需。

 

白蟻的族群結構

1. 原始蟻王和蟻后

這是族群的創始者,它們有翅且可以進行繁殖。通常一個族群只有一對原始蟻王和蟻后,但隨著族群的成長,會產生部分無翅的補充繁殖蟻。蟻后的壽命可超過20年,體長可達10公分以上。

2. 工蟻

這是族群中數量最多的階級,負責取食、築巢、清掃等工作。它們以靈活的觸角感應周圍環境。

3. 兵蟻

雖然數量不及工蟻,但比起生殖型個體更多。兵蟻負責防禦,擁有強化的大顎,但無法自行取食,需要工蟻餵養。

4. 有翅繁殖蟻

這些蟻身體黑色,擁有兩對長翅,通常在每年的四至六月間進行「分飛」。特別是在五月中旬,是台灣家白蟻和台灣白蟻分飛最盛的時期,也是我們最容易發現和消滅白蟻的時機。

有效的白蟻防治對於保護建築物和農作物至關重要,建議採取定期檢查、防治措施以及專業處理的方法,以確保防止白蟻侵害。

白蟻種類辨識及棲息習性

在防治白蟻方面,首先需要確定白蟻的種類和棲息習性,以便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。以下是一些常見白蟻種類的辨識方法和棲息型態:

1. 白蟻種類辨識:

辨別台灣家白蟻、台灣白蟻(又稱黑翅土白蟻)和黃胸散白蟻,可透過其有翅分飛繁殖蟻來加以分辨。它們的體型大小、翅膀大小和顏色都有所不同。台灣家白蟻可透過兵蟻額腺分泌的白色蟻酸來辨識。

2. 棲息型態:

  • 土棲型白蟻蟻巢建築在土壤中,如台灣白蟻(又稱黑翅土白蟻),通常在戶外容易發現。
  • 木棲型白蟻例如乾木白蟻,這些白蟻只生存在乾燥木材中,不建造蟻巢,直接在蛀空的木材內繁殖。
  • 土木二棲型白蟻台灣家白蟻具有適應能力,可以在土壤中或樹木上建立蟻巢,甚至可以進入人類居住的環境。在居家裝潢中,台灣家白蟻是最常見且危害最嚴重的白蟻品種,佔了絕大多數。

尋找專業白蟻防治服務的重要性

在尋找白蟻防治服務時,需考慮以下幾點:

  1. 安全性:防治方法是否安全無害?
  2. 有效性:是否能有效滅除白蟻?
  3. 成本:費用是否合理?
  4. 保證期:施工後的保證期間如何?

不同防治方法的比較:

1. 除蟲菊類及有機磷類藥劑:

這些藥劑常用於過去,但對白蟻有忌避性,施用後白蟻會避開施藥區,且效果持續時間短,大多在施工後2年內失效。

2. 特滅多白蟻防治專用藥劑:

特滅多具有殺蟲成分芬普尼,對白蟻不具忌避性,能持續在施藥區內活動,並通過互相接觸和餵食達到整巢滅除的效果。在安全性、有效性、成本和保證期方面均表現優異。.

施作示意圖

專業除白蟻服務的必要性:

自行處理白蟻可能面臨的問題包括:

  • 白蟻族群的多樣性和取代性。
  • 白蟻活動在夾層或土壤中,難以完全消滅。
  • 一般藥劑無法觸殺每隻白蟻,易使其驅趕至其他區域繼續繁殖。
  • 白蟻適應各種環境,尤其在潮濕環境中更易繁殖。

因此,尋求專業除白蟻服務是保護家居和財產的最佳選擇。